科技之家

  |  手机版

收藏网站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24小时

主页 > 24小时 >

热议: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首次通过国外审定

浏览:出处:媒体滚动2023-01-20 18:50

原标题: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首次通过国外审定,本文由媒体滚动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3年01月20日转载分享。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苏历华)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游艾青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选育的杂交稻粳两优202/181在非洲布隆迪共和国通过审定。这是我国首个通过国外审定的粳型杂交稻品种。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国家收入的70%来自农业,水稻为布隆迪主要粮食作物。其原水稻品种种子纯度不高,存在植株高矮不齐、茎秆柔弱、抗病性差、产量低下等问题。

    游艾青团队选育的新品种采用分子标记筛选和花药培养结合的育种技术,具有高产、耐寒、抗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等优点,在云南高海拔地区的多点示范中表现优异,亩产量可达800公斤以上,适合推广种植的海拔高度最高可达1850米。

    经中国驻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层层筛选后,杂交稻粳两优202/181进入布隆迪高海拔区域试验种植,实验表明,其比当地主栽品种每亩可增产200公斤以上,产量近乎翻倍,增产潜力巨大,引起当地政府重视。

    杂交稻粳两优202/181是在湖北省科技厅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长期资助下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两系杂交稻研究起源于湖北,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长期坚持开展两系粳型杂交稻育种研究,育成了我国第一个两系粳杂品种鄂粳杂1号。

    据悉,杂交稻粳两优202/181通过审定后,将在布隆迪大面积推广应用,可有效解决当地水稻产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等瓶颈问题,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媒体滚动分享,关键字:杂交稻,杂交水稻,布隆迪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今日排行

热议: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首次通过国外审定 热议: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首次通过国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苏历华)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游艾青领衔的水稻
实时焦点:天津市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 实时焦点:天津市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途
◎本报记者 陈 曦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看招】    “企业自己寻找了几个月技术需求,天津科技成果网和职业技术
天天百事通!“兴业号”边掘进边拼装,施工速度提升25% 天天百事通!“兴业号”边掘进边拼装,
◎本报记者 张 晔  通讯员 张凤华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元旦假期,珠海兴业快线隧道工程现场,一台重4500吨、超5层楼
全球短讯!中国人民警察节    “110”晒出“守护平安”成绩单 全球短讯!中国人民警察节 “110”晒出
◎本报记者 何 亮    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公安机关各项措施落实及
当前资讯:广东首场“委员通道”:AI养老、“小巨人”成焦点 当前资讯:广东首场“委员通道”:AI养
◎本报记者 叶 青    【关注地方两会】    1月10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来自不同界别的
世界今日讯!江西首场“委员通道”:“绿色”话题备受关注 世界今日讯!江西首场“委员通道”:“
◎本报记者 魏依晨    “‘委员通道’,通民心、道发展”1月10日,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前的首场“委员通
全球实时:全国首座桩撑体系    装配式地铁车站竣工 全球实时:全国首座桩撑体系 装配式地
科技日报讯 (王光伟 记者赵汉斌)近日,随着最后一块中板精准安装就位,青岛地铁6号线全国首座桩撑体系装配式地铁车
全球新消息丨内蒙古将打好“草种业翻身仗” 全球新消息丨内蒙古将打好“草种业翻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 讯 员 杨卫东    1月10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了解到,历经两年论证筹备的内蒙古自治区
世界即时:浙江出台“8+4”政策体系 向市场传递稳增长信号 世界即时:浙江出台“8+4”政策体系 向市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稳经济 促发展】    9日,浙江省2023年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发布“
每日简讯:我国主干天然气管网日输气量突破历史极值 每日简讯:我国主干天然气管网日输气量
科技日报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刘园园)记者1月10日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自

网警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