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收藏网站
原标题:多维发力,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本文由媒体滚动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2年12月30日转载分享。
徐 柳 广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科普能力建设,科普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纵向到底、横线到边共抓科普的工作格局,“十三五”时期广州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7.4%,位于全国前列;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科普游、公民科学素质竞赛、院士专家校园行、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深受市民欢迎,累计受众逾8000万人次,在全国首创资源覆盖广州市、具有当地特色的“科普开放日”品牌,广州市科协连续7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构建“科普广州”新媒体矩阵,累计发布推文、视频近万篇(条);开展“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建成乡村科普e站173个、科普特色村110个、科普小镇7个;不断丰富科普资源,现有国家科普教育基地25家,省科普教育基地123家。
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科普。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广州将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从机制、服务、队伍、设施、传播、产业等方面多维发力,不断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促进广州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科普工作机制。推动修订《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建立健全科普动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科学素质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推动实现到2025年广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4.5%的发展目标。推动市、区两级政府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利用已有设施完善广州应急科普宣教平台,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优化科普惠民服务。着眼公众科普需求,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广州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广州科普嘉年华、广州科普开放日、广州科普游等深受欢迎的科普活动,着力培育“科学实验秀”挑战赛等科普新品牌,细分受众对象、优化参与方式、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增强活动成效、提升品牌效应,提供更多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产品,切实提高科普活动吸引力。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设广州科普研究智库,依托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强化科普理论研究,支持开展科普创作。加强广州市科普专家库和广州科普名师队伍建设,探索培养高层次科普人才的模式、途径和有效机制,推进科普人才项目纳入广州“广聚英才计划”。注重面向基层,提升中小学科技教师、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普讲解员等一线科普队伍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持续发展广州科普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科技志愿者服务体系。
完善科普基础设施。探索开展广州现代科技场馆体系规划建设,加强对广州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按照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广州特色的标准,建成运行广州科学馆。优化升级广州青少年科技馆,策划优质展览,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实现老场馆新活力、小场馆大作为。支持广州地区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增强科普资源供给。
加大科普传播力度。建设广州科技传播联盟,整合在穗媒体、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机构的科普资源,深化科技传播领域合作,共建科技传播交流平台,打造促进广州地区科普传播的引领阵地。加强“科普广州”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媒体传播。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普传播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提升科普事业格局。推动科普市场化产业化,加强科普产业市场培育,推动科普展览、科普文创、科普旅游等科普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具有广州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广州地区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团队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及时向公众普及科学新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媒体滚动分享,关键字:广州市
![]() |
世界观天下!日本研究发现宇宙中氘元素 |
据新华社电 日本东京大学、新潟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分析日本红外天 |
![]() |
【独家焦点】学者呼吁优先推进全球植 |
本报讯(记者胡珉琦)过去50年,分子测序和遥感等新技术已经开始产生远超人类大脑处理能力的数据目前,许多植物物种的 |
![]() |
【独家焦点】火星曾长期存在稳定磁场 |
火星曾拥有磁场,可以保护大气中的水分不受太空辐射的影响本报讯 科学家相信,很久以前,火星并不是如今寒冷荒凉的样 |
![]() |
当前快播:为啥吃的一样有人却更胖 |
图片来源:Lightspring / Shutterstock吃同样的食物,为什么有些人却容易胖?这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有关一项12月12日发表于《 |
![]() |
【全球新要闻】睡不着,可能和眼皮有 |
本报讯 当旁边有人玩手机时,你是否因光线影响而无法入睡?科学家发现,透过眼睑的光线可能比想象中更多相关论文近日 |
![]() |
全球快讯:收获最佳引才“成绩单” |
■本报记者 张双虎“落户鸡西以来,市委、市政府给了很大帮助和关怀,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日前,在孙红技能大师工作 |
![]() |
环球即时看!能自愈的软体机器人 |
这种机器人被刺伤后可以自愈本报讯 近日,《科学进展》报道了一种由柔软且可变形材料制成的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变形,而 |
![]() |
天天观点:“小柯”秀 |
《科学》初级运动皮层的特定疼痛缓解途径德国海德堡大学Rohini Kuner小组发现源自初级运动皮层(M1)的特定疼痛缓解途径相 |
![]() |
【时快讯】2022研究前沿和热度指数全球 |
本报讯(记者韩扬眉)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 |
![]() |
【环球报资讯】百万年前“郧县人”3号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12月26日公布,经过考古队数月奋战,备受关注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近日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