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收藏网站
原标题:国内面积最大的桥梁网屏作品现身猎德桥,本文由新快报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2年12月30日转载分享。
2022年第十一届广州国际灯光节创新开启
12月27日晚,2022年第十一届广州国际灯光节在线上“云看灯光节”正式亮灯,北京路商圈、一江两岸的灯光作品也一同亮起,南沙区分会场亦同步亮相,为期13天的灯光节以一种别致的精彩与市民游客们如约相见。
历经十届,广州国际灯光节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与城市同行。今年灯光节以“粤韵光彩·未来创想”为主题,通过灯光艺术传递岭南文化,让城市灯光有生活温度,有科技亮度,以新技术、新场景、新想象呈现国际都会的时代华彩与未来图景。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穗建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郭思杰
1
首次线上亮灯,创新形式开启新篇章
12月27日晚,在“云看灯光节”会场中,随着“3、2、1,亮灯!”声音响起,吉祥物“亮仔”作为特别主持人,与来自数字分会场的吉祥物光子鸡一起,和众多市民游客在云端共同参与了一场梦幻感、科技感十足的线上亮灯活动,一同见证了本届灯光节正式“云启动”。与此同时,广州塔AR灯光展示也在数字分会场中同步正式上线,让千万用户云赏灯光盛典,相聚城市数字盛会。
广州国际灯光节作为“文化点亮生活”的重要活动,今年在亮灯活动上打破传统,首次尝试线上的形式,在科技感与参与性上寻求突破,更加注重科技创造与艺术创意的融合。通过数字科技手段,以虚拟场景的设置与虚拟主持人的引导,结合多种互动模式,让市民游客可以感受到虚拟与现实交错带来的沉浸式互动视觉体验。
2
实景化光影空间,分会场作品炫彩纷呈
除了线上“云看灯光节”外,本届灯光节同时设立了多组多媒体演绎和联动展示,包括利用沿江路24栋建筑媒体立面、猎德桥网屏、琶洲西区建筑媒体立面、北京路商圈大屏播放多媒体作品,以海心桥、珠江游轮、广州塔等现有景观照明资源进行联动景观展示。
北京路分会场通过“国潮+非遗”的形式,呈现岭南文化的多样与创新。沿江路24栋建筑、猎德桥以及琶洲西区建筑的多媒体演绎围绕“夜裳珠江”主题进行创意设计。流光溢彩的灯光与现代化的城市影像结合,如同一幅幅跃动斑斓的画卷,在珠江畔边铺展、流淌,展现出面向新未来、新畅想,每个人对于广州这座城市共同的美好祝福以及美美与共的生活热爱。
站在海心桥,遥望猎德桥,入户广州近10年的市民周小姐感慨万千:“这是我看到过猎德桥最美的样子,视觉上太震撼了。”一江两岸的灯光璀璨夺目,江中心,乱花飞过“贝壳”两侧,木棉、竹林、枫叶等交替出现;每个图案,都精准击中了周小姐心房。“在我们的文化中,它们都是品质高洁的事物。你会很容易共情、联想。”本届灯光节策展单位执行总指挥、广州市锐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吴泽驹告诉记者,猎德桥灯光艺术作品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桥梁网屏作品。“一年四季赏不尽的花卉绿植,昼夜晨昏品不完的多彩生活,是出新出彩的广州,让人们欢欣愉悦的美好印象。不同色彩的汇聚,在光影艺术的写意下,有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吴泽驹介绍,为响应“双碳”发展策略,传递绿色城市发展理念,本届灯光节线下播放的多媒体动画作品,以现有景观照明资源进行联动展示,错开广州夏季、日间工作等用电高峰期,不会为城市耗电带来高负荷。
3
沉浸式交互体验,线上灯光作品精彩不减
在本届灯光节的小程序“云看灯光节”中,通过虚实融合的元宇宙场景应用,结合强交互的用户体验,一共设立了8大核心板块,包括亮仔的宇宙乐园、云游分会场、AR灯光展示、行者为光、十年展示窗、系列活动、亮仔与他的小伙伴们以及数字分会场。
从青年艺术家对未来创想的AR作品展示,到观看各分会场的云游分会场;从别开生面的灯光节系列活动,到 “行者为光”互动活动,本届广州国际灯光节通过多种创新互动形式,全面增强用户的参与感、体验感。
在十年展示窗中,通过“朋友圈”的形式,向市民游客展现过往十届灯光节中最具有记忆点的灯光作品,十年璀璨光影岁月,作品记录人生故事。同时,亦可通过回顾往届灯光节的音乐,在熟悉的旋律中回味当年时光。
在灯光节举办期间,用户还可通过数字分会场体验更多本届广州国际灯光节的亮点,也可前往数字分会场观赏跨年数字灯光表演,在超级数字场景的技术应用下,完成一次虚实相生的云旅游,跨时空欣赏羊城之美。
4
元宇宙互动盛典
潮流演出惊喜不断
亮仔的宇宙乐园以“畅游宇宙,圆梦广州”为主题,通过UE5引擎技术的使用,将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等城市地标的虚拟场景在线上全景重现,让用户可自定义角色并参与到虚拟会场之中,领略设计师脑海里的元宇宙光影世界。
在亮仔的宇宙乐园中,共有10组作品,构成沉浸式的光影畅游空间。从1号作品到7号作品分别为《月满花城》《走进亮仔的宇宙乐园》《绿色空间转移站》《时间的宫殿》《未来车间》《生命之树》以及《梦想舞台》,8到10号分别为《云上舞月,情满花城》《行者为光——致敬城市的践行者》《唱响湾区——未来家园》三个篇章的演出。通过数字化科技手段,使艺术表演不再受到空间和技术限制,让观众可以到这一场来自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奇境之中。
从12月27日起,市民游客在每天18时到23时,通过“云看灯光节”小程序进入到“亮仔的宇宙乐园”中,便可解锁“宇宙巡演”板块,参与到一场超写实视觉效果、沉浸式体验的元宇宙互动盛典。
破圈、跨界、融合、交互,别开生面的2022年广州国际灯光节,进一步创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观众游客及广大用户在云端、在屏上,纵览元宇宙理念、数字化技术,传递文化魅力与时代精神,为新生活添彩赋能,为新时代聚光奋发。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新快报分享,关键字:广州市
![]() |
世界观天下!日本研究发现宇宙中氘元素 |
据新华社电 日本东京大学、新潟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分析日本红外天 |
![]() |
【独家焦点】学者呼吁优先推进全球植 |
本报讯(记者胡珉琦)过去50年,分子测序和遥感等新技术已经开始产生远超人类大脑处理能力的数据目前,许多植物物种的 |
![]() |
【独家焦点】火星曾长期存在稳定磁场 |
火星曾拥有磁场,可以保护大气中的水分不受太空辐射的影响本报讯 科学家相信,很久以前,火星并不是如今寒冷荒凉的样 |
![]() |
当前快播:为啥吃的一样有人却更胖 |
图片来源:Lightspring / Shutterstock吃同样的食物,为什么有些人却容易胖?这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有关一项12月12日发表于《 |
![]() |
【全球新要闻】睡不着,可能和眼皮有 |
本报讯 当旁边有人玩手机时,你是否因光线影响而无法入睡?科学家发现,透过眼睑的光线可能比想象中更多相关论文近日 |
![]() |
全球快讯:收获最佳引才“成绩单” |
■本报记者 张双虎“落户鸡西以来,市委、市政府给了很大帮助和关怀,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日前,在孙红技能大师工作 |
![]() |
环球即时看!能自愈的软体机器人 |
这种机器人被刺伤后可以自愈本报讯 近日,《科学进展》报道了一种由柔软且可变形材料制成的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变形,而 |
![]() |
天天观点:“小柯”秀 |
《科学》初级运动皮层的特定疼痛缓解途径德国海德堡大学Rohini Kuner小组发现源自初级运动皮层(M1)的特定疼痛缓解途径相 |
![]() |
【时快讯】2022研究前沿和热度指数全球 |
本报讯(记者韩扬眉)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 |
![]() |
【环球报资讯】百万年前“郧县人”3号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12月26日公布,经过考古队数月奋战,备受关注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近日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