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质量强国应重点打造绿色工业,本文由媒体滚动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3年02月22日转载分享。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其中,在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发展方面,《纲要》指出,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这与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产品质量、发展质量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根基。当前,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已经由过去的重点排放单位或重点排放环节这样的单个点转移到产业链和全社会这个更大的面,更加强调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降低各类产品的碳足迹、环境足迹。
《纲要》在质量建设方面对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一方面,《纲要》更加强调产品质量竞争力。从供给侧来看,高质量的工业产品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消费侧来看,高质量的工业产品是绿色低碳消费的根本性支撑。低质量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产品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形成产能过剩,是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纲要》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碳排放的重点部门。尽管我国工业领域的能效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钢铁、石化、建材等高排放行业更要“苦练内功”,抓好节能降碳改造,切实推动自身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惠民建议,工业企业必须由内而外,更加全面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企业内部来说,要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实现绿色制造。从企业外部来说,要更加强调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要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建设,创新性发展颠覆性技术,在“双碳”战略的大潮中获得先机。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媒体滚动分享,关键字:纲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