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家

  |  手机版

收藏网站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24小时

主页 > 24小时 >

环球快看点丨郑海珠:十九载坚守 见证春运变迁

浏览:出处:媒体滚动2023-02-03 17:50

原标题:郑海珠:十九载坚守 见证春运变迁,本文由媒体滚动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3年02月03日转载分享。

    ◎本报记者 符晓波

    【二十大代表在基层】

    1月7日是2023年春运首日,福州客运段厦门始发的一趟列车上,列车长郑海珠细致地检查着粘贴在列车座椅扶手上的二维码,时不时查阅手持终端机上是否有旅客提出新的服务需求。这趟厦门北开往北京南的G326次列车全程运行2053公里,沿途站点多,人员流动大,赶上春运客流高峰期,列车座无虚席,乘务工作却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郑海珠是党的二十大代表,今年是她经历的第19个春运。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从值乘“红古田”号普速列车,到值乘复兴号动车组“绿巨人”,再到现在的高铁,郑海珠一直往返于厦门至北京之间。

    “十几年前一到春运,我腿都发软,现在完全不会了,乘车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服务也越来越从容。”郑海珠笑着对记者说,过去每到春运,列车挤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在线路多了、车速快了,旅客的选择也更多了,不用“挤车受罪”,乘务员们也有了智能化的“帮手”,不再需要人工逐一对照检票,通过铁路客运系统就能掌握旅客基本信息。

    郑海珠向记者展示随身携带的手持交互终端一体机,列车信息一应俱全,乘客需求都及时反映在该后台便于乘务员掌握。旅客通过扫描列车上的铁路畅行码就可办理补票、站内换乘、订餐,还能购买沿途的美食、预订酒店、预约交通接驳等服务。郑海珠说,告别过去人工查验车票等繁琐工作,现在的列车服务需要更加用心去做好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真情暖意。

    参加完党的二十大,返回工作岗位的郑海珠在宣传好二十大精神的同时,在日常客运服务中,围绕作业难点不断创新服务,以一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动整个团队,打造标杆班组。

    考虑到春运期间带小孩出行的乘客很多,列车出发前,郑海珠准备了许多魔方、拼图等儿童玩具和绘本,开车后遇到哭闹的小乘客就发给他们,很好地安抚了孩子的情绪;看到同一车厢颜色、大小相似的行李,郑海珠还会细心地拿出签好旅客姓名的便签贴在行李箱上,以防旅客拿错。

    曾几何时,处于铁路末梢的福建交通不便,本地人常常感叹“闽道更比蜀道难”,郑海珠感触颇深,回忆自己刚工作时,从厦门坐火车回福清老家,200多公里的路要走一个晚上,而如今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家。十年来,随着向莆铁路、合福高铁、兴泉铁路等开通运营,福建多个县市从“地无寸铁”一步跨入高铁时代,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铁路硬件设施飞跃发展,服务也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高速铁路对客运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郑海珠说,二十大报告描绘了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美好愿景,作为一名一线党员,她将立足岗位、不断创新,“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就是我的使命。”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媒体滚动分享,关键字:列车,春运,旅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今日排行

环球快看点丨郑海珠:十九载坚守 见证春运变迁 环球快看点丨郑海珠:十九载坚守 见证
◎本报记者 符晓波    【二十大代表在基层】    1月7日是2023年春运首日,福州客运段厦门始发的一趟列车上,列车长郑
全球消息!中建三局: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全球消息!中建三局:以科技创新引领行
科技日报武汉1月9日电 (记者吴纯新)9日,记者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获悉,由该局牵头联
全球实时:“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成效不断 全球实时:“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
科技日报讯 (记者胡定坤)日前,“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推介会在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开幕本次活动
当前热讯:甘肃敦煌:    特色产品出口“朋友圈”持续扩大 当前热讯:甘肃敦煌: 特色产品出口“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赵冠宏    【稳经济 促发展】    进入冬季后,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甘肃敦煌,一派静
世界热消息:中国气象局:2022年夏秋季高温创历史之最 世界热消息:中国气象局:2022年夏秋季高
科技日报北京1月9日电 (记者付丽丽)“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明显,出现了多个之最”1月9日,在中国气
【世界聚看点】中外专家共话海洋健康 【世界聚看点】中外专家共话海洋健康
科技日报厦门1月9日电 (记者 符晓波)“我们只有一个海洋,海洋健康正在恶化,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来寻求解决方案”
世界信息:卫星遥感巡视与灾害应急监测技术获突破 世界信息:卫星遥感巡视与灾害应急监测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程永锋博士牵头申报的“复杂环境下输电通道卫星遥感巡视与
全球观焦点:大容量高能量密度水系锌电池问世 全球观焦点:大容量高能量密度水系锌电
科技日报合肥1月9日电 (记者吴长锋)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维教授课题组,设计
当前时讯:中国大豆有了精准分布地图 当前时讯:中国大豆有了精准分布地图
◎本报记者 李丽云    记者1月9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团队,通过
今日聚焦!一天两发 中国航天双喜临门 今日聚焦!一天两发 中国航天双喜临门
科技日报北京1月9日电 (记者付毅飞)2023年1月9日,中国航天可谓双喜临门    6时0分,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

网警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