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家

  |  手机版

收藏网站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24小时

主页 > 24小时 >

环球观察:科学地讲科学,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浏览:出处:中国科学报2022-12-15 16:17

原标题:科学地讲科学,才能赢得公众信任,本文由中国科学报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2年12月15日转载分享。

■本报记者 倪思洁

日前,一份名为《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的报告显示,中国受访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三个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但“公众对于科研和科研开展方式的理解不足”(52%)也让其感到担忧。

对于科学的社会公信力面临的问题,以及公众信任对科学本身的影响,《中国科学报》专访了该报告的参与者、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他提到,科学家想要维护科学的社会公信力,就要科学地讲科学,实事求是,不言过其实。

理解是信任的前提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科学界经历的哪些变化有可能会对科学的社会公信力产生影响?

穆荣平:科学知识的内容在变化。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比如量子通信,就连物理专业的人都不见得完全听得懂。科学研究想要得到大家的信任,最基本的是要让大家理解。

现在很多人在谈“开放科学”,即让科学研究更加透明、包容与协作。但我认为,开放科学更需要科学系统对公众开放,让公众了解它,公众才有可能信任它。

此外,科研氛围也在变化。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会受到社会上一些其他观念的影响,比如“少投入、多产出”的观念,社会的浮躁、经济的浮躁、出版的浮躁导致科研界的浮躁,由此产生的科研不端行为会损害科学的社会公信力。

科学传播渠道与以前相比也更加多元化。现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很广,科研工作者从研究的设计、研究的过程,到研究的结果,最后到结果的公开,都应该非常慎重和负责任,因为任何一点思考不周都会对科研公信力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

《中国科学报》:科学公信力的高低,对科学界本身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穆荣平:我认为,科学公信力会让科学研究者更努力,越是得到信任,就越努力。如果公众不信任科学,科研人员就要下功夫让大家相信,有信任,他们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创新上。

科学的公信力下降,对科学界本身的影响不仅在当下,也在未来。公信力的下降会影响到科研预算,社会如果不信任你,给钱多了,公众是会有意见的,这也会影响科技界从业人员的收入。公信力下降还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要科学地讲科学

《中国科学报》:您觉得科学的社会公信力的基础是什么?科学界做些什么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科学的社会公信力?

穆荣平:基础在于唯实求真,没有它,社会公信力就不复存在,因为你的选题、科研过程、科研结果、学术论文都无法让人信服。

科学家想要维护公信力,要讲真话。讲科学要科学地讲,不能把科学宗教化。科学家能做的就是客观陈述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在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全盘托出”。比如,有些研究有不确定性,或者还在研究过程中,面对公众时,科学家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中国科学报》:如何让公众在能听得懂的前提下,科学地讲科学?

穆荣平:目前,我国科学普及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注意到有一些大科学家在解读重要科学理论突破时,虽然有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但如果没有把比喻的条件表达清楚,那么公众很可能会误解,把“比喻”的说法理解为“科学现实”,例如对量子科技的解读。

公众理解科学理论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我们要动员更多优秀的科学家面向公众,让职业科学家和专业化科普工作者合作,用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把科学问题说得更易于理解,并明确告诉大家哪里用了比喻,这对于提高公众对科学理论的认知是有帮助的。此外,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也需要设置科学新闻官,面向公众发布科学重大进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数字转型下的信任危机

《中国科学报》:您刚刚还提到现在科学传播的途径愈加多元,“科研之信”报告中也提到,55%的中国受访科研人员乐于参与科研相关的在线讨论,高于全球比例46%。这种变革给科研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穆荣平:数字转型改变了我们的科研范式,例如学术交流从线下变成线上,科学成果从期刊发布拓展到在预印本平台发布,交流场所或渠道有很多新变化,这个可能是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比如,预印本平台发布的成果的专业化评议问题需要完善,要强化同行评议的功能,使科学交流不仅是有兴趣者之间的分享,更应该是学术同行之间的深入交流。

《中国科学报》: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大量且越来越多的科研信息在同行评议前就已被公开,与公众、媒体和决策者共享,在您看来,这一现象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

穆荣平: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信息大爆炸,信息数量增加,同时质量参差不齐。目前的科学信息发布渠道很多,不仅有学术期刊,还有其他各种首发平台,很多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信息多了是好事情,但因为信息良莠不齐,所以每个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甄别可信的信息。如果缺少高水平的同行评议,科学信息的可信度就不高,就难以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此外,对于科学传播和学术出版本身来说,在同行评议之前公布科研信息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在预印本平台发布之后,还会不会在期刊发表。任何一个期刊都希望发表未公开的研究成果,如果一直是预印本平台公开发布之后期刊再发,那么期刊存在的价值何在?这中间存在的矛盾,今后仍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中国科学报分享,关键字: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今日排行

每日热门:实现多项国内外首次 “夸父一号”首批太阳观测科学图像发布 每日热门:实现多项国内外首次 “夸父一
◎科技日报 记者金凤陆成宽  12月13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图像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
天天报道:云南天文台揭示太阳紫外暴形成机制 天天报道:云南天文台揭示太阳紫外暴形
科技日报昆明12月13日电 (记者赵汉斌)太阳紫外暴,是太阳界面区成像光谱仪卫星(IRIS)近年最重要的新发现之一,也是
【世界热闻】南亚黑碳气溶胶加速青藏高原冰川物质亏损 【世界热闻】南亚黑碳气溶胶加速青藏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12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了解到,科研人员从南亚黑碳气溶胶影响区
环球快播:“看得见、听得到、能思考” “智慧大脑”让电梯更安全 环球快播:“看得见、听得到、能思考”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让电梯拥有智慧大脑,能“看得见”危险、“听得到”呼救、“能思考”出办法,那些电影剧情
焦点热文:2亿年前蝈蝈嗓门有多高?化石研究得出答案 焦点热文:2亿年前蝈蝈嗓门有多高?化石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张晔)12月13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
全球关注:我国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创造隧道智能化建造新纪录 全球关注:我国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
◎本报记者 张 晔 通讯员 张凤华    在城市深邃的地下,重达数千吨、长达百余米的盾构机正在奋力前行与过去不同,
世界观焦点:四川:探索科技基础资源开放共享新模式 世界观焦点:四川:探索科技基础资源开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看招】    ◎芶文涵  陈 科    “截至2022年9月,入驻管理单位249家,入驻平台资源总价值达50.
视焦点讯!专家解读:孕产妇、老人、儿童如何度过感染高峰期 视焦点讯!专家解读:孕产妇、老人、儿
◎科技日报 记者张佳星  “孕妇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几乎是不传染给胎儿的,因为母体有一个非常好的保护屏障——胎盘”
焦点热门:中印边境近1000人冲突印军20人受伤?有的人不能煽风点火 焦点热门:中印边境近1000人冲突印军20人
运营商财经 康钊/文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印度教徒报》等媒体报道,中印两国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再度爆发冲突,印
环球热资讯!联合国贸发会:2022年全球经济、贸易和发展趋势统计报告 环球热资讯!联合国贸发会:2022年全球经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天发布了《2022年统计手册》,就一系列经济和贸易指标提供了最新的可靠数据,以便决策者作出循

网警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