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收藏网站
原标题:央行开展2300亿元逆回购 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本文由证券日报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2年10月31日转载分享。
本报记者 刘 琪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开展2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此次逆回购操作利率为2%,维持不变。鉴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2280亿元。
回顾央行10月份以来的逆回购操作,10月8日规模为170亿元,10月9日至10月21日期间均为20亿元,10月24日增至100亿元。而10月25日2300亿元的规模不仅为月内最高,也是今年3月份以来最高。
对于此次大规模的逆回购投放,受访专家普遍表示,正如央行公告中所提到的,受“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短期因素影响,市场利率明显上升,反映出市场短期资金需求增加,因此央行灵活开展大规模逆回购以保持资金面平稳。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截至10月20日,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始终维持在1.6%以下,10月21日升至1.6726%,10月24日则进一步走高至1.7077%。截至10月25日17时,DR007报1.9195%。另外,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自10月20日以来不断走高,也表明流动性出现趋紧态势。
“前期以20亿元‘地量’逆回购操作维持一定净回笼规模,10月25日则大规模净投放,明显表现出央行适时适度、灵活机动地维护流动性平稳运行的意图。”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市场资金利率继续上升,不排除央行会继续合理加大操作力度,平抑资金面短期波动。预计随着缴税、债券发行等短期扰动影响弱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将回归常态。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依然是维持宽信用、呵护修复、支持稳增长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这也有利于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行业、薄弱环节的支持。”庞溟表示,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数量型、价格型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证券日报分享,关键字:
![]() |
头条焦点:央行开展2300亿元逆回购 维护 |
本报记者 刘 琪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开展2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 |
![]() |
视点!财险业近十年年均净利润约400亿元 |
财险业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行业整体风险可控2021年底,财险业总资产2.5万亿元,净资产7361.9亿元,实收资本3500.5亿元,分别 |
![]() |
天天热门:六部门发文加大制造业引资力 |
本报记者 杜雨萌 为进一步扩大外资流入,稳定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对外发 |
![]() |
每日观察!观点 | 今年“双11”被指“史 |
本报记者许洁 10月24日20时,一年一度的“双11”预售正式拉开帷幕10月25日下午,天猫率先发布数据显示,在10月24日晚开 |
![]() |
观天下!观点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布 |
本报记者 余俊毅 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持续推 |
![]() |
全球消息!提升投行业务竞争力 高效助力 |
李 文 近年来,券商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直接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券商投行业务线一直是“主力军 |
![]() |
环球今日报丨券商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 |
本报记者 周尚伃 当前,资本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券商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 |
![]() |
时讯:年内60家房企发行1587亿元中票 融资 |
本报记者 王丽新 10月25日,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发布了2022年度第六期中期票据申购说明申购说明 |
![]() |
环球快资讯丨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 |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基金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 |
![]() |
全球实时: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 |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基金2022年第3季度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