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收藏网站
原标题:透视地下80米,他们解开雷达数据“密码”,本文由中国科学报发布,现在由科技之家小编2022年09月30日转载分享。
■本报记者 冯丽妃
9月26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实施的全球首个雷达探测结果出炉,发表于《自然》杂志,引人注目。
中国是全球首个在地外天体上开展巡视雷达探测的国家。迄今,人类在地外天体上共开展了4次巡视雷达探测,其中3次来自中国。前两次是我国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分别首次实现对月球正面和背面浅表结构的精细探测。
此次研究背后有哪些故事?科学家如何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首批雷达数据分析?雷达探测能告诉我们哪些火星演化秘密?《中国科学报》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火星研究团队。
“一件幸福的事”
2021年8月中旬,中科院院士、时任地质地球所所长吴福元和中科院院士、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潘永信第一时间整合全所优势力量,展开建制化集中攻关。攻关团队负责人、地质地球所研究员陈凌与同事们的工作节奏随即切换到“冲刺”模式。
摆在面前的任务无疑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但在火星开展雷达探测没有先例可循,数据分析需要特别谨慎。
航天载荷由于受到功耗、体积和重量等的约束,而且无法像在地面那样进行反复观测,导致其原始数据的信噪比通常很低。如何从中提取地下结构的有效反射信息成为摆在研究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团队群策群力、反复研判,提出了识别和提取有效信号的合理方案。
陈凌向《中国科学报》介绍,“祝融号”雷达天线与火表之间有几十厘米的距离,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在火星大气介质里传播后会造成强干扰,掩盖一些地下信息。同时,雷达能量往下穿透会越来越弱,如何在噪声干扰中把来自深部的弱信息提取出来也是个难题。
研究团队中,有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雷达探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经历的研究者与大家分享经验。实际数据分析从10月中旬开始,经过一个半月的连续作战,他们终于解锁了雷达“密码”,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高质量信号剖面。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团队成员持续动态地对雷达数据可能反映的地质活动积极开展解译,尽可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在这支老中青三代科研人组成的攻关团队里,长者掌舵,出谋划策;年轻人奋勇向前,干劲十足。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大家分成了多个独立小组,“背靠背”开展处理工作,确保处理流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这为后续的地质解译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1月30日凌晨,随着陈凌按下网页上的确定发送键,将研究团队历经一个多月分析、制图、写作的稿件投了出去。一周后的12月6日,他们收到《自然》主编“准备送审”的回信。
这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十分欣喜。
“能够参与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的研究,是一件幸福的事。”作为团队中的一名青年研究人员,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地质地球所副研究员王新为能够与时代最前沿科学技术同频共振而自豪,也为团队成员间高效、愉快的合作而骄傲。
解码古盆地地质结构
火星是一个二分性十分明显的行星。“从地形上看,它的南边是高地、北边是低地。从地质上看,南边是比较老的地质结构、北边相对年轻。”陈凌介绍,“祝融号”着陆区乌托邦平原属于北方低地,但距离二分性的边界比较近,观察的地质现象相对年轻。
据介绍,在此次“祝融号”雷达所探测到的着陆区地下0~80米两个沉积层序中,位于较深部30~80米的沉积层序可能属于火星晚西方纪(约35亿~32亿年前)的北方低地沉积。国内外研究认为,它主要和当时比较强的洪水活动有关。
与此相对,此次雷达探测到的10~30米的浅部沉积层序,比西方纪更年轻,人们对相关的火表改造事件认知不足。研究团队推测认为,其形成背景可能包括小型洪水事件、长期风化以及重复撞击等作用。
“上层沉积层序和下层类似,(粒径)都是上细下粗,但它只有20米厚,雷达反射的能量也没有下层那么强,结合着陆区存在与水活动相关的年轻地貌特征,因此可以用一次相对短暂的小型洪水活动来解释。”陈凌说。
同时,由于上层沉积层序更接近火表,研究者认为,就像此前在月球以及美国“洞察号”火星着陆区观测到的类似现象一样,也可以用风化作用或撞击作用来解释。在这些过程中,因重力作用形成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
研究者还进一步判断,现今该区域浅部80米以内没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
“首先,雷达波的能量遇到液态水会迅速衰减,而此次雷达波的能量相对稳定;其次,火表地下80米以内如果含液态水,介电常数至少大于等于15,而此次反演得到介电常数小于9;此外,‘祝融号’(北纬25度)和美国‘凤凰号’(北纬68度)热模拟结果也表明,液态水在该区域地下浅层难以稳定存在。”陈凌说。
不过,基于目前的数据并不能排除80米以内的浅部水以盐冰形式存在的情况,这类物质的介电常数与沉积物质相当;也未排除火表更深处有水/冰的可能,因为着陆区附近有距今1000万年的年轻“壁垒撞击坑”,即陨石撞击火表时,深部流体溅出在外围形成荷叶状边缘的撞击坑。
这些研究得益于我国地外雷达探测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研究共同作者、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张金海表示,“祝融号”携带了两个频段的探测雷达,其中低频雷达可以米级的分辨率探测到地下数十米到百米左右的结构,而高频雷达可以厘米级的分辨率探测到地下5米左右的更精细结构。美国“毅力号”的探测区域为杰泽罗撞击坑边缘,其雷达实际最大探测深度为15米。
与强大的功能形成反差的是,“祝融号”高低频段雷达的“身板”很迷你,总重量仅有6.1公斤。据张金海介绍,“祝融号”雷达载荷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携带的相关载荷一样,都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方广有团队设计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共同作者、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洋今年5月发表于《科学进展》的另一项基于“祝融号”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的研究结果也证实,着陆区附近有水活动迹象,与此次研究结果相互佐证。
未来会做得更好
对于此次最新的研究结果,研究团队选择以“开放获取”形式发表。陈凌表示:“这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首个火星探测计划所取得的成果。”
陈凌表示,下一步,围绕火星雷达探测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除了聚焦雷达反射特征随深度的变化外,其反射特征的横向变化也需要进行分析。同时,此次研究给出的介电常数仅是介质性质的一个参数,其他的性质参数如衰减及其随频率的变化等,都需要做更精细的分析。此外,观测数据需得到更好的理解,结合理论建模仿真也应进一步加强。
为应对沙尘天气和冬季极低的环境温度,“祝融号”于今年5月转入休眠模式,预计12月前后恢复正常工作。“随着更多的数据不断被采集和分析,我们对火星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同时,随着国家深空探测经验的积累,未来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陈凌说。
本文介绍至此已结束,感谢中国科学报分享,关键字:火星,地球,天体
天天看热讯:透视地下80米,他们解开雷 | |
■本报记者 冯丽妃9月26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实施的全球首个雷达探测结果出炉,发表于《自然》杂志, |
【全球新要闻】30年后再见海王星 | |
在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红外图像中,海王星的光环闪耀着明亮的光芒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了詹姆斯·韦布 |
世界热资讯!“美丽外衣”置鸣禽于险境 | |
图片来源:pixabay本报讯 色彩鲜艳、颜色独特的鸣禽,面临的灭绝风险更高,更有可能被当作宠物进行交易在《当代生物学》 |
每日热门:美“脑计划”项目将绘制最全 | |
“脑计划”绘制的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细胞类型图本报讯 据《科学》报道,美国运作9年、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脑计划”,近日 |
环球动态:环球科技参考 | |
国际能源署就欧洲应对天然气危机提出行动建议近日,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Fatih Birol发表文章《欧洲各国的协调行动对于 |
【环球新要闻】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 | |
本报讯(记者韩扬眉)9月25日至26日,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 |
热点!研究发现磷光闪烁体有助治疗深层 | |
本报讯(记者温才妃 通讯员周伟)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安众福所带领的团队与厦门大学教授陈洪敏课题 |
当前关注:“祝融号”揭秘火星浅表结构 | |
“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进行巡视雷达勘测,揭示了该区域精细地下分层结构和物性信息邓俊绘图本报讯(记者冯丽妃 |
世界微资讯!科研人员完成异源四倍体棉 | |
本报讯(记者李晨)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方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 |
世界动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系列重大 | |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了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