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简称"宜",别称“宜城”,是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全市现辖3区及7县,全市总面积13589.99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7.1万人。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656.88亿元,比上年增长6.6%,两年平均增长5.0%。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安庆地貌多样,襟江带淮,山地、丘陵、河湖面积约各占三分之一。安庆地貌丰富多样,总体特征西北部是大别山中低山区,东南部为长江洲圩滩地,中部丘陵起伏,间有低山、湖泊。安庆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宜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截至2021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全市有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 116个,其中系统内12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获得产品认证的企业4543家;法定及授权计量检定技术机构8个。2019年全市共投入1.97亿元用于15个乡镇卫生院和121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截至2021年所有贫困村村卫生室均已达标。 安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境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2021年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7999万吨,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05.1亿吨公里,水路货物运输量3484万吨,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10.7亿吨公里。 自宋至明,安庆一直是府城所在地,元代为安庆路,明代恢复安庆府。明末,崇祯七年,设“安庐兵备道”,崇祯十年又设“巡抚都御史”,安庆的政治军事地位又一次提高。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分设左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因为安徽巡抚和安徽按察使司的先期进驻,安庆作为名义上的省会,基本确立。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迁回安庆,安庆正式成为省会驻地。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安庆一直为安徽省会驻地,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2005年4月,国务院同意安庆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也是国家唯一单独特批通过的城市。截至2015年底,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种。红色文化遗址众多,如岳西红二十八军旧址、王步文故居等。
中文名:安庆
外文名:Anqing
别名:宜城、黄梅戏乡
地区生产总值:2656.88 亿元(2021年)
下辖地区:3区、2县级市、5县
政府驻地:安庆市迎江区皖江大道123号
邮政编码:246000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南部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方言:赣语-怀岳片、江淮官话
车牌代码:皖H
赛事承办: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城市荣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
市长:张君毅
面积:1359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常住人口417.1 万人(2021年)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国家/地区:中国安徽
高等学府:安庆师范大学
电话区号:0556
著名景点:天柱山、迎江寺、振风塔、菱湖公园
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
火车站:宁安高铁安庆站、安庆西站
市树:香樟
市花:月季
人文曲艺:黄梅戏发源及传承基地
市委书记:张祥安
特色美食:江毛水饺、迎江寺素锅贴、韦家巷汤圆、蒋大顺粉蒸肉、肖家桥油酥饼等
安庆建制沿革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 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市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以南宋宁宗皇帝潜邸,升 舒州为旧 安庆府”(治所今 潜山古 皖城),又作府名。舒州古名“ 盛唐郡”,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之歌”。今新安庆城之驻地叫宜城渡。其地的登云坡原来的名字叫盛唐山,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曾经登盛唐山观望长江,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城别名“ 宜城”。
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人破光山(今河南潢川县之地),而沿边多警。知府 黄干在舒州旧址(今潜山市梅城)“建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为了阻止蒙古大军从水路进攻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废 舒州府“利用原舒州府城墙砖石改筑于宜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为新安庆府”(治址在今安庆市),并迁 怀宁县治附郭。此地濒临 长江,易守难攻。从此以后,安庆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治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由于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且安庆同时又是控制金陵的“西大门”。故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庆同时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会(皖省省治)所在之地。
1949年4月,安庆解放。并与同年设立安庆市,由安庆专署领导,属 皖南行署区,专署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怀宁(驻石牌镇)、 望江、 宿松、太湖(驻晋熙镇)、岳西(驻衙前镇)、 潜山(驻梅城镇)、 桐城、 桐庐(由桐城县析置,驻汤家沟)等8县。1951年桐庐县改名为湖东县,1955年7月1日湖东县改名枞阳县
1949年设安庆市,由安庆专署领导。1951年安庆市改由皖北行署直辖。1952年安庆市由省直辖。1960年安庆市委托安庆专署领导。1961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
1949年设安庆专区,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署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 怀宁(原驻石牌镇 现驻高河镇)、 望江、 宿松、太湖(驻晋熙镇)、 岳西(驻衙前镇)、潜山(驻梅城镇)、桐城、桐庐(由桐城县析置,驻汤家沟)等8县。
1952年安庆专区属安徽省领导。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原池州专区所属 铜陵、 贵池(驻 池州镇)、 青阳(驻蓉城镇)、 至德(驻秋浦)、东流等5县划入安庆专区。辖13县。
1955年7月1日,湖东县改名为枞阳县,驻枞阳镇。
1958年撤销铜陵县,并入 铜官山市。原由省直辖的铜官山市改名为铜陵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辖1市、12县。
1959年东流、至德2县合并为东至县(驻尧度镇)。辖1市、11县。
1961年安庆、铜陵2市改由省直辖。
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将铜陵、贵池、青阳、东至4县划归池州专区。辖1市、8县。
1970年安庆专区改称安庆地区,地区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桐城、 枞阳、怀宁(驻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岳西、 潜山(驻梅城镇)等8县。
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安庆地区辖8县。
1988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庆地区,所属的 桐城县、怀宁县、 枞阳县、 潜山县、 太湖县、 宿松县、 望江县、 岳西县划归安庆市。
1996年8月20日,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属安庆市代管。
2005年5月13日,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
2011年,宿松县被确立为安徽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县。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将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国函 181号)
2016年1月4日,安徽省正式宣布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安庆市现管辖3市辖区、6县、代管2县级市。
2018年8月,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的通知》(皖政秘〔2018〕153号)精神,同意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以原潜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潜山市行政区域,潜山市人民政府驻梅城镇潜阳路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