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家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滚动 >

首页 > 滚动 >

口吃介绍(口吃病因)

来源: 时间:2023-07-02 15:51:04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它也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被口吃者称为“语塞”)和某些语音的拖长(通常为元音)。口吃的许多表现不能被他人观察到;这包括对特定音素(通常为辅音)、字和词的恐惧,对特定情景的恐惧,焦虑,紧张,害羞和言语中“失控”的感觉。它牵涉到遗传、神经生理发育、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常见症状:遗传因素,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神经生理异常,心理因素,生理疾病,模仿,暗示

  又称:结巴、磕巴

  传染性:无

  英文名称:stuttering

  口吃病因

   1.遗传因素

   已有学者提出某些基因和口吃有关5。但是基因导致口吃这一假说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口吃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明这类家族发病到底是源自遗传因素还是源自社会因素。

   2.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

   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在学龄前儿童当中,男童口吃的比例是女童的2倍。且女童口吃康复的比例高于男童。在五年级(大约11~12周岁)以后,男女口吃比例增大到4:1。家长在发现儿童有口吃症状后,应当立即带孩子找言语治疗医师就诊,不应拖延,更不应坐视不管、祈望口吃自动康复。

   有研究显示,由孩提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专家指出,由于左脑未能充分掌握让语言区域运作的时间性,左脑过度弥补这个缺失,令说话不能流畅。利用磁共振仪器扫描口吃人士的大脑时,研究发现,他们存在某个区域的活动或组织结构与说话正常的人士不同(如大脑皮层的语言侧化、中枢高级听觉区颞平面等异常,及前扣带回、前岛叶、基底核、小脑、边缘系统等活动异常)。

   3.心理原因

   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4.生理疾病

   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5.模仿和暗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