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教育局是主管全市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研究确定全市教育发展目标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定相应措施和重要规范性文件并监督执行;研究、编制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教育规划和计划的实施;管理全市的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并执行教育经费预算方案,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教育人事管理工作制度,负责学校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指导学校招生,负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协调工作;负责全市基础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社会力量办学的申报、审批和教育业务指导、管理工作;负责国家颁布的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落实。协同有关部门开展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中文名:仙桃市教育局
局长:杨俊武
仙桃市教育局教育概况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90所,其中幼儿园54所,小学251所,初中55所,高中2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学院1所,电大1所,职业中专7所。全市学生25万余人,其中幼儿园1.01万人,小学9.5万人,初中8.6万人,高中4.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9人,职业中专5847人,职业学院1.07万人,电大482人。全市共有教职工16955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育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实施“两免一补”、“一费制”,为进城务工子女免收借读费、开展课程改革试点等,有力地提高了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完成率。据初步统计,全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8%,普通初中生入学率达到97%。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们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高标准、高规格的仙桃小学,并在实验初中、实验二小、东方小学实行小班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成绩显著
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共撤并村小265所,改办初小或教学点299所,校均学生数由207人增加到292人。农村一村一校、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状况得以彻底改变,一个布局合理、资源优化的农村学校布局初步形成。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一是一次规划、一次投入、一步到位的仙桃小学已于2003年9月招生开学。二是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568亩,设施先进,气势恢宏,被誉为全省民办学校排头兵的仙桃一中,已于2004年9月正式开学,在校生达4000余人。三是投资6000余万元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四是湖北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成,中心既是E21网的市州二级主接点,为仙桃、天门、潜江、江汉油田三市一企的教育网络提供接入,又是仙桃教育城域网的控制中心,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五是首期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省级验收。该工程总投入397万,为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播放系统79个,为农村完小配卫星接收系统105个,为片级初中配多媒体网络教室7个。惠及6.4万中小学,2302名教师。六是投资1562.4万元,改造项目学校78个,改造危房5.3万平方米。七是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迅速发展。全市100%的中小学“八大类”装备达到“普九”标准,有104所中学生配备了110套网络教室,26所学校装备了80套多媒体教室,7所学校建成了校园网。
办学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高中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十五”期间,市教育局多渠道、多途径筹措教育经费1亿多元,新建、改建、扩建了仙桃八中、汉江中学、实验高中、下查高中、沙湖高中、彭场高中、毛嘴高中等学校。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一些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了仙桃一中、兴华中学、东升高中、襄河高中等。与此同时,市教育局投入1000余万元组建了仙桃市补习中心——沔州中学。高中容量大大增加,学生教室、宿舍、食堂及教育现代化设施明显改观。普通高中在校生由2000年的2.3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3.8万人,五年翻了近一番,高中入学率达71%,2004年,每万人口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为245人,居全省第一。二是高考成绩令人瞩目。2003年以来,全市高考实现历史性跨越,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三是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近几年来,我市师生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仅2003年,我市学校选送的节目在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上荣获五个一等奖,我市教师在全省普通话大赛中获团体第二名,实验小学代表湖北省在香港参加第七届小学生数学邀请赛获团体冠军。四是全市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拥有国家级课题20多项、省级课题50多项。
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
在全国裁撤中等师范学校的过程中,市教育局抢抓机遇,积极争取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大量资金,迁址新建了一所较大规模的仙桃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深入开展教育人事改革。根据国家、省文件精神,全市19个镇(办)教育组予以精减,分流原教育组富余人员,充实到教学一线。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对于新分配的毕业生,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合同管理”,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教师职务终身制、人员单位所有制。认真实施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和教师学分登记制度,不断加大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校长、教师培训力度,极大地改变了学校师资结构。目前,全市评选出市级学科带头人281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113人。2005年底,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85.8%、84.3%,其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居全省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小学、初中、高中高级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52.3%、4.2%、21%。二是不断加快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教育,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构建了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市民办教育机构达到150个,在校(园)学生人数3.5万人,专兼职教职工2500多人,固定资产总额达3.5亿元。被新闻媒体和业内人士誉为民办教育的“仙桃现象”。三是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几年来,在全市学校中广泛开展了“远学衡中、近学谢中”活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四是积极开展校办企业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快校办企业市场化的步伐,对教育建筑工程公司和教育招待所等校办企业进行了改革,妥善安置了下岗职工,进一步盘活了教育资源,维护了教育稳定。
管理体系日益完善
一是“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上收到市统一发放,教育人事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二是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在农村学校中推行“中心学校──完全学校──初级小学”的梯次管理模式,分别建立了以实验小学、仙桃二中等学校为中心的四个课改实验城乡协作体,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体制,提高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师坐班、集体备课、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中小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常规管理文件,学校常规管理明显加强。四是严格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强制学生早餐、保险等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有力地遏制了教育乱收费。
教育科研力量不断加强,在指导全市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十五”期间,大力实施“科研兴教”策略,扩大教科研规模和阵地,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提高教科研人员素质,创新思路,创新方法,积极主动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开展教学视导,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育质量的提高。五年来,全市有10多部教科研专著出版,几百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几十名教师在全国、全省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中获奖,市教科院成为湖北省十强教科院。
扶贫助学力度加大
一是坚决落实贫困生减免政策。市教育局严格执行贫困生减免政策,每学期受益的贫困生不少于学生数的5%,减免学费总额达160多万元。二是积极争取“希望工程”基金、社会团体及名人设立的奖励基金资助贫困生。三是教育系统教职工干部踊跃捐款捐物资助贫困生。市教育局坚持常年开展扶贫助学送温暖活动,局领导率先垂范,向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捐款捐物,掀起了教育系统助学高潮。
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坚持德育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2002年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课改,2003年初中一年级开始实施课改,到目前为止,小学1—4年级、初中所有年级都进入课改实验阶段。为了推进课改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大讨论活动,学习借鉴衡水中学、洋思中学办学经验,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树立起了仙桃二中、仙桃四中、谢场中学、实验小学等一大批课改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先进典型。坚持以人为本、德育首位原则,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学校及德育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以活动为载体,把健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绿色教育、学生自主教育等紧密结合,极大地陶治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解教育矛盾,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化解教育债务。“十五”期间市教育局严格学校财务管理,开源节流,有计划地偿还“普九”及学校发展债务4000多万元,占整个教育债务的1/4;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出台了《关于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实施意见》,440名民师实行退养、43名民师领取一次性辞退金,743名民师进入“低保”,彻底稳妥地解决了全市民办教师问题;大力开展资助活动,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成立了资助贫困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严格实行减免政策,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希望工程基金,广泛开展资助活动,每年资助贫困学生2万多人,资助金额300多万元,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同时,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