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较大的鼓楼。 钟楼初建于唐代,后毁于安史之乱,之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又进行了重新修建。明神宗万历十年,由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了迁移工作。 鼓楼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四面五开间。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攒尖顶形式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钟楼墙体高大,楼体方正,四角攒尖顶与明城墙形成十分协调美观的建筑群。钟楼最奇特之处还在于它在建造过程中没使用一根铁钉,为全架木结构,设计者科学地使用了楼台四面劵洞中心悬空式,把钟楼的重心放在了楼基平台的四角,使其更显个性和特色,而且稳固耐久。
中文名称:西安鼓楼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中心
总高:36米
建造年代: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西安钟鼓楼广场
建筑结构:上下两层,重檐三层
门票价格:30元(全价票)、15元(半价票)
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
所属国家:中国
鼓楼边长:35.5米
鼓楼结构:砖木结构
建筑形式:歇山式重檐三滴水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00(1月1日-12月31日)
鼓楼景点简介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是中国古代对城市设置、规模的明确规定,一直影响着历朝历代的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都城建设打破了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汇集了杂技、游艺、茶楼、酒馆等设施,但到元、明、清则又回归前朝后市的格局,最典型就是当时的北京城。城市的空间就是街道,“逛街”成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通行的城市生活方式,乃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