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家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24小时 >

首页 > 24小时 >

福建农林大学介绍(福建农林大学历史沿革)

来源: 时间:2023-06-09 12:13:43

  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福建农大),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学校位于福州市,现任党委书记王建南、校长兰思仁。校训为“明德、诚智、博学、创新”。 截至2022年6月,校园产权占地4500余亩,非产权占地1200亩,另有科教基地1200余亩,教学林场5.5万余亩,设有20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本科招生专业(类)65个,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职工3145人。 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省委省政府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截至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21名;在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第123名。

  中文名:福建农林大学

  外文名: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简称:福建农林大(FAFU)

  现任校长:兰思仁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含培育)

  创办时间:1936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农林

  属性: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3年) 农业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2011) 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2012)、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4) 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8)

  主管部门:福建省

  本科招生电话:0591-83789216

  党委书记:王建南

  全国综合排名:121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ABC排名:第123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

  校训:明德、诚智、博学、创新

  校歌:福建农林大学校歌

  校庆日:10月20日

  院校代码:10389

  主要院系:植物保护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20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

  校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350002)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11个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33项(截至2018年3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

  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本科专业:65个

  硕士招生电话:0591-3769584、0591-3789215

  学校官网:http://www.fafu.edu.cn

  福建农林大学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 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于民国25年(1936)创办农学、农业经济学两个系。

  民国29年,增设园艺学系并成立农科。

  民国31年改为农学院,同时协和学院设文、理、农3院,成为协和大学。

  协和大学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经济3系,校址设在福州市魁岐乡。

  抗日战争时,迁到邵武县,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

  1951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福州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更名为福州大学农学院,仍在原址办学。

  • 福建省立农学院

  福建省立农学院创办于民国29年(1940年),设农艺、园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农化土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7个系,校址先在永安县,抗战胜利后迁到福州市。

  1951年6月,福建省立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改为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市。

  合并建校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建立了福建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魁岐协和大学原址,设农学、园艺、森林3个系,共有教职工1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在校学生391人。

  1958年,林学系分出,单独设立了福建林学院。同年,福建农学院又创建漳州分院。

  1960年,漳州分院划归龙溪地委领导并更名为漳州农学院。

  1962年,漳州农学院撤销并入福建农学院。

  1958年,福建农学院校址迁到福州市郊梅峰,占地1100亩,发展到6个系、13个专业。

  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到1965年,福建农学院已有在校学生1308人,专任教师327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讲师65人。仪器设备总值15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7万册,办有农场、园林场、畜牧场、农业机械厂、养蜂场等。还在全省建立10余个教学、科研点。农学系培育出深受农民欢迎的稻种“梅峰3号”,园艺系培育出弛名中外的包菜良种“福农3号”和花椰菜良种“福农7号”,仙游县龙华基点推广“甘蔗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农学院于1969年被撤销,干部教师下放劳动,图书仪器大部破坏散失,校园被占用。

  1972年,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合并复办,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总部设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学院原址,分部设在三明市和沙县两地。

  1977年,撤销福建农林大学,恢复福建农学院,在三明市荆东和沙县洋坊两地办学。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福建农学院得到恢复和发展,恢复7个专业,增办6个专业。

  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

  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该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校园占地18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昆虫学、经济林4个专业获准设立硕士点。

  1984年,获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昆虫学2个专业获准设立博士点,博士指导教师分别是著名甘蔗专家周可涌教授和著名昆虫学家赵修复教授。

  1986年,全院迁回福州市金山新址。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

  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4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6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同年,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2018年3月,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2年9月,福建农林大学作为成员单位成立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盟。

相关文章

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