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家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24小时 >

首页 > 24小时 >

山西财经学院介绍(山西财经学院学校概述)

来源: 时间:2023-06-07 10:41:30

  山西财经学院,别称“山西财经大学”(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据官网2023年3月显示,学校占地1954.08亩,是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直属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财经院校,党委书记丁耀武、校长田祥宇,校训为“修德立信、博学求真”。 截至2019年11月5日,山西财经学院分坞城、迎泽和平阳三校区办学,据官网2023年3月显示,教职工1741人,拥有4个博士学位、1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本科专业57个。 山西财经学院,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

  简称:山西财院

  主要院系:贸易经济系、工商管理系、计划统计系、财政金融系、会计学系、审计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法律系、经贸外语系

  所属地区:山西省太原市

  学校类型:财经

  学校属性:部属高等院校

  现任校长:孔祥毅

  创办时间:1951年

  类别:公立大学

  中文名:山西财经学院

  山西财经学院学校概述

  山西财经学院是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直属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财经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立较早的财经类高等学校之一,也是山西历史上第一所专门为全国供销、商业、粮食系统和其它财经部门培养经济类高级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

  山西财经学院始创于1958年,是由山西省财贸系统的商业、供销、财政、银行、粮食5所干部学校组建而成的。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山西财经学院被撤销,降格为山西财经学校。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1964年7月山西财经学院恢复。“文化大革命”中,山西财经学院第二次“下马”,改为山西省财贸干部学校。1975年,山西财经学院再度恢复。197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山西财经学院确立了由单纯的山西省领导改为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山西省双重领导,并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主的领导体制。

  学院座落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南城区汾河东畔南内环街,占地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19113平方米。校园内有可供3000名学生同时上课的10层教学大楼,有藏书60万册、宽敞明亮的图书馆,还有电子计算机中心、电化教学楼、视听阅览室、语音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商品学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

  山西财经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商业流通领域和财经、供销部门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经过近40年的努力,该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以财经类为主,兼有文学、工商、法学等各学科的综合性财经大学。1995年学院有教职工823人,其中教授22人,其它系列正高2人,副教授114人,其它系列副高23人,讲师173人。具有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6%。教授中享有部级优秀称号的有8名,分别是孔祥毅、田启宸、杜英斌、吴有为、郭鸥一、郭立焕、方信潮、郑孝时,其中孔祥毅、田启宸、杜英斌、吴有为、郭鸥一同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院还聘请国内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宋涛、蒋学模、钱伯海、谷书堂等lO余名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极大地活跃了学院的学术研究气氛。全校有全日制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3969人,函授、夜大等成人教育学生5054人。

  1995年,学院设有贸易经济、工商管理、计划统计、财政金融、会计学、审计学、经济信息管理、法律和经贸外语9个系和基础、马列、外语、研究生4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分院,56个教研室,有国民经济管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贸易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税务、审计学、投资经济、劳动经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涉外专门化、会计学、理财学、市场营销、经济信息管理、经济法、经贸外语19个本科专业,其中贸易经济、统计学、货币银行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科研机构有经济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所、三晋经济研究所和高教研究室;编辑出版有《山西财经学院学报》、《经济研究所资料》和《高等财经教育研究》等学术性刊物。1988年以来全院教职工完成科研成果2724项,正式出版专著、工具书和教材50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深人发展,传统的教育体制上的弊端显得愈来愈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院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培养人才目标的总要求,学院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到1987年5月底,完成了12个本、专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较好地处理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与学的关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大学生的供求关系开始由“派方市场”向“用方市场”转化。为此,学院根据财贸经济发展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各专业所需人才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学院师资等条件,提出了专业设置意见。在办好原有商业经济、商业企业管理、计划统计、会计学、审计学、财政、金融7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经济信息管理1个本科专业及价格学、秘书、市场营销、合作经济4个专科专业。

  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把竞争机制引人教学管理,学院制定了“本科生中期学力基础过关考核制度”。其基本精神是:对于中期基础过关考核成绩有1门低于65分者,允许其随班升级,但必须参加下一届过关考核,若补考仍有两门或两门以上低于65分,毕业时按结业处理。“中期过关制”的试行,打破了学生思想上的“铁饭碗”,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提高了培养人才的质量。

  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学院从实践性教学环节上着手进行改革。具体内容是,把本科生一次性9周毕业实习,改为4次18周社会实践活动。即:1年级3周军事训练,2年级3周到老区进行社会调查,3年级3周专业实习,4年级9周毕业实践。之后,学院在认真总结实践性教学的同时,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在教学上进一步推行“三·一”教学体制。即,把本科4年学制,分解为3年校内理论教学,1年校外社会实践。这一举措从教学体制上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超前能力和竞争意识,同时,学生的质量能受到社会的评说。这项改革措施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作了报道。

  截止1995年,建院近40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30000名财经高级人才,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部门,大多数成为经济管理和业务部门骨干。

相关文章

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