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家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24小时 >

首页 > 24小时 >

英德介绍(英德建制沿革)

来源: 时间:2023-06-06 10:45:14

  英德,别称:英州,广东省县级市,属清远市,位于南岭山脉东南部,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东邻翁源县、新丰县;南连佛冈县、清城区;西北与阳山县接壤,西南界清新区;北与乳源县、曲江区相连。截至2022年,英德市有23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有370个村、43个社区,5591个村民小组、740个居民小组。截至2022年9月,土地面积563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20万人,常住人口94.13万人。2021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403.7亿元。2021年4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 英德地貌是一个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英德土地资源中以林地资源最多,共3779.82平方千米;境内的水源主要靠地表水,岩溶区地下水较丰富;森林资源丰富,境内保存着大片天然阔叶林,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9种,一级保护古树8株;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矿产37种;陆生动物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保护的脊椎动物有6种。 截至2022年,英德市各类普通学校(包括幼儿园)529所,普通高中7所,初中33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所,小学236所,学前教育250所,特殊教育1所;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624个。 春秋时期,英德之地属百越地;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时属南海郡。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英州被赐郡名真阳郡。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英州为英德府,属广南东路,辖真阳、浛洸2县,自始得英德之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英德府为英德路总管府,属江西行省广东道;二十三年(1286年)降为散州。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改英德州为英德县,属广东行中书省韶州府。1988年1月,清远撤县设市,英德县从韶关市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1月,英德撤县设市(县级),仍属清远市。市政府驻地英城街道。 英德拥有宝晶宫生态旅游度假区、奇洞温泉小镇、九州驿站·天门沟、茶叶世界等旅游景区。

  中文名:英德市

  别名:英州

  地区生产总值:294.8亿元(2018年)

  政府驻地:英城街道

  电话区号:0763

  地理位置:广东中北部

  火车站:英德站、英德西站

  车牌代码:粤R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行政代码:441881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市委书记:张杨彬

  地理坐标:东经112°45′15″~113°55′36″、北纬23°50′31″~24°33′11″

  面积:5634.21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下辖地区:浛洸镇、望埠镇、沙口镇等24个镇

  主要民族:汉族

  著名景点:宝晶宫、仙桥地下河、九州驿站、溶洞温泉、英西峰林

  机场:南距广州白云机场100公里

  方言:粤语、客语

  邮政区码:513000

  特产:英德红茶、英石、九龙豆腐

  外文名:Yingde City

  人口:118.7万人(2018年)

  市长:林明晓

  英德建制沿革

  先秦以前

  英德历史悠久。从宝晶宫古河床胶结堆积层中发现的打制石器表明:英德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10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今英红镇云岭狮石山牛栏洞里生活着一群原始先民。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青塘镇四周的石灰岩溶洞中居住着一群原始先民,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群先民从洞穴搬迁到靠近河岸的台地和山岗,开始刀耕农业和渔猎生活。

  先秦时期,英德之地属南越;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时属南海郡。

  两汉、三国、两晋时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95年间,汉高祖在英德之地设置浈阳(今英德市英中、英东地区及翁源县和新丰、佛冈县部分地区)、含洭(今英德市英西地区)2县,属南越国。东汉沿西汉旧制,浈阳、含洭2县同属荆州桂阳郡。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省阳山县入含洭县。

  公元265年(三国吴甘露元年),析含洭县桃乡复置阳山县;浈阳、含洭2县属荆州始兴郡。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广州始兴郡。公元307年(永嘉元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湘州始兴郡。公元328年(东晋咸和三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荆州始兴郡。

  南北朝时期

  公元452年(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九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广州始兴郡;三十年,复归湘州始兴郡。公元467年(刘宋泰始三年),改浈阳县为贞阳县,贞阳、含洭2县仍属湘州始兴郡;六年,在贞阳县西60里置冈溪县。公元472年(刘宋泰豫元年),贞阳、含洭2县属湘州广兴郡。

  公元479年(南齐建元元年),贞阳县复名浈阳县,与含洭县同属湘州始兴郡。

  公元507年(梁天监六年),在含洭县置衡州和阳山郡,治所均在含洭县;浈阳县属衡州始兴郡,含洭县属衡州阳山郡。公元553年(梁承圣二年),析浈阳县地置翁源县;浈阳县属东衡州始兴郡。公元560—566年(天嘉年间),改衡州为西衡州,治仍在含洭县,含洭县属西衡州阳山郡,浈阳县仍属东衡州始兴郡。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浈阳县属韶州;十年,含洭县属洭州,改浈阳县为贞阳县,改属循州;公元596年(十六年),贞阳县一部并入曲江县;公元599年(十九年),贞阳县改属广州;二十年,含洭县属广州。公元601年(仁寿元年),广州改称番州。公元607年(大业三年),含洭县属南海郡。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在含洭县地复置洭州,贞阳、含洭2县属之。公元627年(贞观元年),贞阳县复名浈阳县,含洭县改为浛洭县,2县属广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浈阳、浛洭2县属南海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浈阳、浛洭2县属广州。公元917年(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元年),升广州为兴王府,浈阳、浛洭2县属兴王府。

  公元920年(乾亨四年),在浈阳县置英州,领浈阳县。浛洭县仍属兴王府。

  公元971年(北宋开宝四年),浛洭县改属广南东路连州;五年,因浛洭县名之“洭”字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匡”字同音,改浛洭县为浛洸县;六年,改属英州。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因浈阳县名之“浈”字与宋仁宗赵祯的“祯”字同音,改浈阳县为真阳县,与浛洸县同属英州。公元1120年(北宋宣和二年),英州被赐郡名真阳郡。

  公元1195年(南宋庆元元年),升英州为英德府,属广南东路,辖真阳、浛洸2县,自始得英德之名。

  公元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改英德府为英德路总管府,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公元1286年(二十三年)降为散州。公元1301年(大德五年),复升为路,领真阳、浛洸、翁源3县。公元1308年(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真阳、浛洸、翁源3县。公元1314年(延祐元年),废真阳、浛洸2县并英德州,属江西行省广东道。

  公元1369年(明初洪武二年),改英德州为英德县,属广东行中书省韶州府。公元1569年(隆庆三年),划英德县象冈、甘棠2都(今英德市青塘、白沙2镇和新丰县交界的地方)以及河源、翁源2县一部分地方设长宁县(今新丰县)。清沿明制,英德县属广东省韶州府。公元1813年(嘉庆十八年),分英德县大陂都高台、白石、独石、迳头4图,岩下都虎山、观音2图及清远县一部分设立佛冈厅(今佛冈县)。

  民国时期,英德县建置没有大的变化。1949年4月,英德县归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英德,下辖英德、清远、佛冈、新丰、翁源5县。

  1949年10月9日,英德县城解放。英德县初隶属北江临时人民行动委员会,后先后隶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专员公署、粤北行政公署、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方行政公署、韶关市。1988年1月,清远撤县设市,英德县从韶关市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1月,英德撤县设市(县级),仍属清远市。

相关文章

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