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犀金龟(拉丁学名:Allomyrina),别称双叉犀金龟,是鞘翅目犀金龟科昆虫,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叉犀金龟成虫常栖息于树上;善于飞行;以腐朽木材为食。它体长20-85毫米;触角10节,鳃片部短小;体型长卵圆,体色深红至红褐至黑褐,体表光滑或有绒毛;三对长足强大有力,上面长有许多小刺,末端均有利爪1对,是爬攀的有力工具。雄成虫虫体入药,药效与神农洁蜣螂相似。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中文学名:叉犀金龟
界:动物界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犀金龟科
属:叉犀金龟属
命名者及时间:林奈、1771年
拉丁学名:Allomyrina
门:节肢动物门
亚纲:有翅亚纲
亚目:多食亚目
族:犀金龟族
分布区域:东亚及东南亚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叉犀金龟物种起源
1771年,生物学家林奈发现双叉犀金龟,并将其命名为Scarabaeus dichotomus。但是Scarabaeus属是以一种蜣螂为模式种建立的,而双叉犀金龟事实上和蜣螂相去甚远,所以此分类并不合适。1867年,澳大利亚昆虫学家Ludwig Redtenbacher发现云顶兜,将其命名为Myrinapfeifferi。但是1807年丹麦科学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已经用Myrina命名了宽尾灰蝶属,根据生物命名法的优先律,云顶兜不能再使用Myrina命名,所以Myrinapfeifferi是无效的。1878年,Deyrolle和法国昆虫学家Léon Fairmaire发现戴叉犀金龟,将其命名为Xylotrupes davidis,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姬兜的一种,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分类也是不正确的。
1911年,英国昆虫学家Gilbert John Arrow将云顶兜重新命名为Allomyrinapfeifferi,这个学名是合法的,并一直使用至今。而双叉犀金龟和戴叉犀金龟由于和云顶兜形态接近,也被置于此属中。
1920年Minck建立Trypoxylus属,包括戴叉犀金龟和双叉犀金龟。此后,争议主要集中于:双叉犀金龟和戴叉犀金龟到底应该和云顶兜同属Allomyrina,还是独立的Trypoxylus。2013年,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希腊塞萨利大学的研究表明,根据染色体分析,双叉犀金龟和戴叉犀金龟的亲缘关系很近,与云顶兜相对较远,而三者和姬兜也都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Minck的分类法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