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其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中文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简称:BDS
定位精度:10米
建设原则:开放性、自主性
外文名: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所属国家:中国
组成部分: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史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中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
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8年4月10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举行揭牌仪式。
2018年7月10日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这两颗卫星上,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
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11月19日,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卫星升空,中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今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属于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
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6月,中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展顺利,计划于2020年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卫星正在布局全球组网,到2020年就可以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等服务。
2019年6月25日2时0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11月23日8时5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五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12月9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四届大会举办期间,中方在会上宣布,今年底北斗三号将完成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北斗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明年北斗全球系统将全面建成。
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2020年6月14日,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信息,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测试、推进剂加注和发射前状态设置,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测试工作,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即将开展常规推进剂、低温推进剂加注,并将于近日择机发射。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20年7月29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入网后,使用测距码编号61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
2020年10月14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峰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2.0版)基于北斗2号、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实现秒级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这个精度意味着车道级定位得以实现。
2022年3月20日,中国首个地铁北斗定位系统在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开工建设,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室内空间导航定位系统,此次开工的地铁北斗定位系统,覆盖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30公里运行线路和5座车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与安全服务关键技术”项目的重要配套示范工程。
2022年3月16日至25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66届理事会(CSC-66)确认北斗系统搭载的六颗搜救载荷符合全球中轨卫星搜救系统空间段标准要求,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技术审核工作全部完成,这是北斗国际化工作取得的又一次重要进展,将有助于中国履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提升全球遇险与安全报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