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读音为jiào xué xiāng zhǎng,汉语成语,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相关例句有:“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够教学相长。” 出自于《礼记·学记》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近义词有兼容并包、敩(xiào)学相长。
中文名:教学相长
语法:主谓式
基本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
概述:教和学相互提高
教学相长成语释义
对于“教学相长”一词的理解,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人们对“教学相长”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将其纳入教学原则的范畴,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如在毛礼锐、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中就将其作为教学原则来解释,认为这一原则“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另外在王炳照等人编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中,也将其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指出“‘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其二是认为“教学相长”是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这两种解释持质疑态度,如四川师范大学教师、西南大学博士刘秀峰认为“教学相长”所指的主体不是教师与学生两者也不是教师一者。“教学相长”的主体应是学生,“教学相长”中的“教”不是指教师的“教”而是指学生的“仿效”,因此,“教学相长”指的是学生“效师而学”和“自觉而学”两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相同的益处。因此,“教学相长”不是“教学原则”亦不是“教师成长规律”,而是学生的“学习规律”,强调学习者一方面应自学、自修,另一方应“效师”、“效友”而学。“长”应为名词的“益处”之意,而非动词的“促进”之意,“教学相长”一词也应读为 xiao xue xiang chang。
应读为jiao xue xiang zhang,教:指传授,学:指学习。长:是提高的意思。指师徒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相长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接着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继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详细解释
注释
1、【虽有嘉(佳)肴】即使有美好的菜肴,虽,即使;嘉,美好,肴,熟食为\"肴“,指鱼肉之类.
2、【弗食不知其旨也】不(亲口)尝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弗,不;旨,味道鲜美。
3、【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至,至极,最好;道,泛指道理.这里指圣人之道。
4、【弗学】不学习
5、【善】好,美好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学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是故,因此;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足龄地方,
7、【教然后知困】教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透的地方。教,此指教新人;知困.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8、【自反】反躬自问,即自己反省自己。
9、【自强(qiǎng)】自我奋发进取:指自己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
10、【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老师和学者(学生相互促进各有长进。长,提高,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