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塔利班(Tehrik-i-Taliban Pakistan,TTP)原是阿富汗塔利班分支,壮大后自立门户,是巴基斯坦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认定的恐怖组织。因美军的军事打击,塔利班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四处打游击。巴基斯坦边境多为山区,地势险恶,所以该组织在边境活动并躲避美军打击。 其承认参与制造了包括奎达酒店爆炸在内的多起恐怖袭击,还频频对域外国家发出威胁宣言。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0日,巴基斯坦白沙瓦一清真寺发生爆炸后,巴基斯坦塔利班宣称对爆炸负责,并称这是系列报复行动之一。
中文名:巴基斯坦塔利班
外文名:Tehrik-i-Taliban Pakistan
巴基斯坦塔利班发展历程
宗教学生的崛起
1979年,为了扩张势力范围,苏联出兵控制阿富汗。苏联此举搅动了亚洲中部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巴基斯坦感受到了失去北部屏障,直接面对苏联的压力;美国找到了对抗苏联的新战场;沙特阿拉伯则认为穆斯林的领土受到入侵。于是这几家联合起来,沙特阿拉伯出钱、出人(这里面就有赫赫有名的本·拉登)、美国出技术和设备,巴基斯坦出地盘,将来自全球各地的“圣战者”们源源不断的送到巴基斯坦北部接受训练,然后再让他们进入阿富汗的群山之中与苏联人打游击战。美国、沙特等国在巴基斯坦北部建立起多个训练营,专门训练从全球各地涌来“圣战者”们。当然,周边其他一些受到影响的国家也或明或暗的帮助了阿富汗的抗苏势力。这时候的“圣战者”是保家卫国的人民英雄不同派别背后都站着不同的靠山。此外,阿巴两国还存在领土争端。巴基斯坦北部的部落地区与阿富汗接壤的一线被称为“杜兰线”(Durand Line),不过阿富汗政府长期不承认该线的合法性,这一领土边界争端至今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1893年,英属印度和阿富汗制定协议确立边界此时的阿富汗作为英俄之间的“缓冲区”,话语权颇弱。这是因为,巴基斯坦一侧与阿富汗邻近地区原本多为巴宪法规定的省辖部落地区和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事实上一直较弱。这一地区是典型的传统部落聚集区域。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中,努里斯坦人、俾路支人、普什图人等保持着部落社会组织和经济生活模式。而普什图人又是阿富汗最大的民族,跨境而居的普什图人构成了塔利班的主体。
巴基斯坦境内一直存在大量宗教学校,这些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还为学生提供资助,在普什图语里,这些宗教学校的学生叫“Talibe”,其复数为“Taliban”。对巴阿两国边境地区的贫困人口来说是接受教育的最佳选择,而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够如此财大气粗,与沙特的慷慨资助不无关系。作为回报,沙特官方的瓦哈比教义在这一地区得到大力传播,与苏联的战争更是加剧了宗教极端主义在这一地区的扩散。
苏联本来轻松搞定了阿富汗政权并扶植起一个由巴布拉克·卡尔迈勒领导的傀儡政权,但是美国、沙特、巴基斯坦等国支持的阿富汗“圣战者”游击队给苏联驻军以沉重打击,造成苏联不断失血,最终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987年起,苏联军队开始逐渐撤出阿富汗,到1989年,苏军完全撤出阿富汗。
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对美国来说失去了利用价值,美国人也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了云集在此的“圣战者”们,他们也在为下一步的行动寻找方向。于是,云集在巴阿边境地区的“圣战者”和被当地宗教学校培养的大量宗教学生开始逐渐有了联合的趋势。原来因为有共同敌人而勉强联合起来的阿富汗各路武装势力开始陷入混战之中。阿富汗的军阀军纪败坏,而且往往以民族、部落划线,对异族和其他部落的人非常残酷,而这不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规定。军阀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宗教势力的不满。这些组织多次在结盟和打破联盟中反复失去苏联支持的政府军以惨败收场,正是这种内部混乱催生出了几年后成功执政的塔利班。而国际“圣战者”们则因为海湾战争和美军进驻沙特有了新的目标。国际“圣战者”与阿富汗的宗教学生虽然各自的敌人不同,但是共同信奉的极端思想让他们结盟。国际“圣战者”们组织了一个新的旨在推动反对美国的全球“圣战”组织——“基地”组织;而宗教学生们发起了一场以“塔利班”命名的运动。
1994年,毛拉默罕默德·奥马尔率领不到50名学生打响了武装反抗阿富汗各路军阀的第一枪。由于纪律严明,奥马尔领导的塔利班势如破竹,到1994年底就控制了阿富汗南部大片地区。
1996年9月,塔利班控制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超过70%的领土。由于其崛起速度非常快,当时国际媒体对该组织还缺乏了解,只能称呼其为“学生运动武装”。
巴基斯坦塔利班成立
1996年4月,奥马尔被授予“忠实的指挥官”(Amir al-Mu'minin)头衔。
1997年10月,塔利班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并得到巴基斯坦、沙特和阿联酋等主要伊斯兰国家的承认(当然,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承认塔利班政权),塔利班还与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外交关系,并互派使节。
事实上,巴基斯坦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塔利班组织,并给予扶持,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亲巴基斯坦的阿富汗政权,并在与印度的对抗中获得的一个稳定的后方。有资料显示,可能有多达28000多的巴基斯坦人为阿富汗塔利班作战,这些人后来也成为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主力。
2001年9月11日,发生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认定本·拉登的“基地”组织是肇事者,在要求塔利班政权“交人”被拒绝后,发起了一场代号为“持久自由”的行动,将塔利班政权推翻。
面对美国的军事打击,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基地”组织领导本·拉登以及其他一些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高层纷纷撤退到巴基斯坦北部部落地区躲藏,塔利班中原来的巴基斯坦国民更是直接逃回国内。当地的普什图族部落与阿富汗境内的普什图人同文同种,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在2001年之前,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塔利班同情者和盟友并不被视为“塔利班”本身。2001年之后,随着很多前阿富汗塔利班成员退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这一地区成立了许多小型的武装组织。这些小型武装组织从未正式纳入奥马尔领导的阿富汗塔利班组织。
巴基斯坦北部部落地区的这些武装组织早期的行动目标主要是巴基斯坦政府,目的是为了获得部落地区的更大自主权。
2007年,出生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贝图拉·马哈苏德将巴北部部落地区的若干武装组织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名为“巴基斯坦塔利班”(Tehrik-i-Taliban Pakistan,TTP)组织。
巴基斯坦塔利班成立后,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曾派出使者劝说马哈苏德和巴基斯塔利班继续帮助阿富汗打击美国军队。而巴基斯坦塔利班重申了对奥马尔和本·拉登的效忠,阿塔和巴塔之间建立起类似“父子”或“兄弟”的紧密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没能维持太久,因为阿塔和巴塔的目标和利益已经大相径庭。
2009年,巴塔创始人贝图拉·马哈苏德被美国无人机打死,此后巴塔虽然选出新领导人,但是仍然发生了多次分裂-这也不奇怪,该组织本来就是由多个组织合并而来的。
2010年9月1日,美国政府正式将巴基斯坦塔利班列入境外恐怖组织名单,禁止美国公民向它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冻结这一组织及其头目在美国管辖范围内的资产。
巴塔先后分裂出Ahrar-ul-Hind、自由人党 (Jamaat-ul-Ahrar)、南瓦济里斯坦塔利班(Tehreek-e-Taliban South Waziristan)等多个组织,变成一个极端组织网络。
这些组织各自为战,经常发动对巴基斯坦政府目标的袭击。
2014年2月,巴塔杀害了此前俘虏的23名巴基斯坦边防军士兵;6月8日,巴塔武装分子参与袭击了卡拉奇国际机场。巴基斯坦政府军发起代号为“利剑”(Zarb-e-Azb)的军事行动打击巴塔势力,打死大量的巴塔武装分子,残余的武装分子逃往阿富汗。
2020年,经过的分裂与内讧,穆夫提·努尔·瓦里·马哈苏德重新将巴塔统一了起来,巴塔还将总部搬到离巴阿边界很近的地区,显示该组织正卷土重来。但已有报道称,已证实穆夫提·努尔·瓦里·马哈苏德受美军的无人机袭击而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