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是汉族节日习俗,一般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由中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演变而来,端午节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五色丝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记载,把它系在臂上可避兵除鬼、不染病瘟,《续汉书》《后汉书》中认为,端午日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可抵防恶气。
中文名:五彩绳
颜色:青、赤、黄、白、黑
起源时间:汉代
寓意:驱邪迎吉
词性:名词
别名:五彩丝、五色丝
类别: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
五彩绳历史沿革
辽代北方民族妇女于端午日系五色丝于手臂上,俗称合欢结,辽代妇女把五彩丝扎成人形簪在发髻上,也叫长命缕。辽、金皇帝系五色丝,并遍赐群臣僚属五色丝,又称赐长寿缕。江南用纸帛折菱角方后再缠以五彩丝,于节日相互馈赠,妇女将这种叫做“襞方”的节日饰物缀在胸前,以示妇女在女性劳作方面的功绩。这些习俗已经与避兵鬼、除病瘟关联不多,更多的是从正面祝福祝寿。这正是端午节在驱邪避瘟的同时所具有的祝贺祈寿的积极主题。
端午节系五彩长命缕,是古老的汉族传统习俗。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源于中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晋人刘义庆《世说》等书,记以五色丝缠绕粽子,以投入江中,为蚊龙所惮。在后世的传承发展中,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