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家

科技之家,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

24小时 >

首页 > 24小时 >

火焰山介绍(火焰山形成原因)

来源: 时间:2023-05-12 12:10:36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位于新疆吐鲁番市,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1.41亿年前,山脉呈东西走向,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海拔831.7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火焰山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夏季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火焰山景区分为地下景观和地面景观两部分,有西游文化长廊、火焰山地理文化厅、葡萄沟等景点。 明人吴承恩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中文名称:火焰山

  外文名称:Flaming Mountains

  所属国家:中国

  门票价格:成人票:40元;儿童票:20元

  开放时间:9:30—19:00(全年)

  建议游玩时长:3小时

  所属城市:新疆吐鲁番市

  平均高度:500米

  景点级别:AAAA级

  代表景点:西游文化长廊、火焰山地理文化厅

  景区类型:自然生态

  地理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

  最佳游玩季节:夏季适宜

  气候类型: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

  维吾尔语名称:克孜勒塔格

  火焰山形成原因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火焰山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

相关文章

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