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简称“豫”,古称中原、中州、豫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截至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83万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控制,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截至2021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1万所,教育人口2888.35万人。截至2021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77878个。 从唐朝建立到北宋灭亡,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隋朝末年,在洛阳建立了东都,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一直通航到北宋时代,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唐一代,河南仍是一个人才荟萃之地。因为河南地位重要,经济又比较发达,所以五代都在河南地区建都立国。 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580家,其中5A级景区14家,4A级景区189家,3A级景区273家,2A级景区103家,1A级景区1家。
中文名:河南
外文名:Henan
别名:中原、中州、中土、豫州
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2021年)
人均生产总值:59410元(2021年)
政府驻地:郑州市金水东路22号
邮政编码:450000-477100
地理位置:华中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中原官话
省长:王凯
省委书记:楼阳生
高等学府:郑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
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9883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
行政区类别:省
国家/地区:华中地区
下辖地区: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市
电话区号:0370-0379、0391-0398
著名景点: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嵩山、黄帝故里、白马寺
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火车站:郑州站、郑州东站、商丘站、洛阳站、开封站、安阳站、南阳站等
车牌代码:豫A—豫U
年平均气温:10.5~16.7℃
主要民族:汉族
河南建制沿革
建置沿革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邑。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都城在河南境内。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
东汉末期,迁都许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
西晋,司马炎定都洛阳。
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
隋朝,以洛阳为东都,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陈留郡、梁郡等郡。
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期间数度迁都洛阳,在河南境内设立都畿道和河南道。
武周,武则天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
北宋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
南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继承了宋朝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末期迁都商丘。宋、金划淮河而治之后,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内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开封为省会。
明朝,河南省下辖8个府和1个直隶州。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
中华民国时期,洛阳曾是吴佩孚的基地。
1926年(民国十五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
1928年(民国十七年),张国焘、徐向前等在大别山区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新县是根据地的首府。
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移驻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会驻地由商丘市迁驻开封市。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华民国迁都洛阳。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彭雪枫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商丘永城为根据地的首府。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
1949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以南地区。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驻郑州市。